2007-03-06

與師父閒聊有感

今天打了兩個半小時後
無名指痛的毛病又犯了!
真的不知道為什麼
以前都不會這樣

和老師提起這個問題
老師建議我換個鼓棒
說不定是我不適合目前的這雙
雖然這是我目前的最愛
我想可能去找雙7A的來試試好了
比較輕~~或許會改善也不一定

後來老師問了我目前每天都練多久
我回答大概平均2小時吧
雖然原本希望可以練4小時
可是總是練不了那麼長…

結果老師說他以前都是練一整天的
放學回來就開始練
可以練到三更半夜
常常練到他娘受不了要他停下來

聽一聽我覺得很驚訝…
老師在他的言談中
我明顯地感受到老師所描述的那一股熱誠
那種不顧一切,一頭栽進音樂的熱誠

後來老師開始提到他的學鼓經過
原來這過去的那個年代(約30年前)
鼓這種技藝就像是中國的武術一樣
往往是秘而不傳
教爵士鼓的老師很少
就算有,也很少會有人肯把東西教給你
或許不見得是不肯教
也可能是不知道要怎麼教

老師說他也是在這些年教學生的當中
開始慢慢發想一些教學的方法
每當有某項技巧學生總是很難體悟時
老師就會去想要怎麼教
學生才會懂
會打鼓和會教鼓有時不是必然相關的

有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
老師說那個年代
資訊不發達
不像我們現在有很多書
上個網,想看哪個大師打鼓都找得到

而那時,老師是從哪裡看現場的呢?
竟然是賣膏藥的?
那時賣膏藥的人是會打爵士鼓的…
是的,我沒聽錯,你也沒聽錯
講到這兒
老師就說他很懷念以前的聲音
如瞎子來按摩時
他手上會打響板,口中則吹著笛子
曲調都是一樣的
你一聽就知道瞎子要來按摩了
那時即使在寒冷的夜晚
也能聽到這樣的聲音

剛才我也向老媽問了這些事
老媽也說對啊
而且不只這些
像收破銅爛鐵的也會
那個人會邊走邊敲敲打打,而且還手腳並用
這時就會有一堆小孩子把收集來的東西拿去給他
不是要換錢
是為了換糖果!
那個年代,糖果對小孩子來說
有無比的魅力
甚至有小孩為了換糖果
把家裡的鍋子也拿去換
當然事後挨了一頓打

回歸正題…
老師那時為了能從賣膏藥的演奏中學點東西
還用錄音機把現場給錄了下來
回家慢慢研究他是怎麼打的

只要他的鼓老師有表演
他就一定仔細研究
從旁觀察,偷學幾招

沒人教,自己就從唱片抓
每天都在練鼓
也發現了許多東西
很多技巧就這麼學來了

老師也提到在他16歲時
遇到了一位黃瑞豐的學生
他手部的技巧讓老師看了十分欽佩
老師說他直到那時才能清楚地見識到什麼叫雙點
在過去他一直不清楚這個技巧
但是那個人也是不教人的

不過老師真的太厲害了
他從家裡帶了相機來
每當那個人在練鼓時
他就在旁邊拍照
照了很多很多
(我想就是多到了能讓老師擺出
連續動作來研究的程度)
洗出來後,老師就仔細研究他手部的變他
花了好久的時間
他總算知道了雙點的技巧

這些事真的讓我很驚訝
我從來沒想到原來老師是這樣學來的
然後就覺得現在的自己真的是很幸運
老師花好大功夫領悟的東西
就這樣教給我們

其實我自己也知道
我得對鼓下更大的功夫才行
如果我不想自己只是的半調子的話

我總羨慕那台上打得很好的鼓手
可是我花得時間卻相對沒有那麼多
可能我想抓住的東西太多了吧
也或許該說我不願犧牲的東西太多了
然而我該有個明確的體認
若不犧牲一些事物
我就沒有辦法在這項樂器上
或是更進一步說在音樂上
有更高水準的提升

我覺得有點難
至少對現在的我來說
我真的不知道在我去醫院上班之後
我是不是能夠在這條路上繼續有所堅持
還是我會放棄?
我禱告
我可以有能力繼續下去
用更大的熱誠來體現爵士鼓

PS.
對了,今天得知一個大八卦
原來當初信樂團要成立時
阿信一開始是想找老師加入的
還找了兩次
幸好老師沒答應
不然我可能就遇不到老師了!